炒汇:造富的梦工厂 心灵的绞肉机

在中国,“汇民”的名气虽然没有“股民”大,可群众基础也不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您的身边是不是多了上班时哈气连天、打不起精神的同事?这些人可能就是炒汇一族,他们时常熬夜盯盘,生怕错过行情,节假日也不休息,仿佛离开电脑就没法生存。如此敬业的投资者,在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汇率行情之后,到底收获了什么呢?

真正的造富机器 瞬间可以让你成为亿万富翁

三天前,11月19号晚上,中国农业银行高级专员何志成正在家里接受我的采访,与电视并排放在一起的电脑屏幕闪烁着各种汇率走势图,何志成不时瞟上两眼。6点28分,他突然大叫了一声:“啊!央行加息了!”我抬头向电脑望去,只见澳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图拉下一道长长的阴线。何志成迅速走到电脑前,不停地刷新屏幕,一条最新消息跃上央行网站,原来不是加息,而是力度稍弱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那道长阴线也迅即掉头收了上来。“看,这就是汇市,反应多快!”何志诚说。

何志诚:“你刚才看到澳元瞬间跌了100个点,但是瞬间又杀回去了。当时我就说了,这个影响是轻微的。”

何志诚和许多银行职员一样,白天打理别人的钱,晚上自己炒汇,十几年的汇市搏杀,他说,这才是真正的造富机器,瞬间可以让你成为亿万富翁,也可以瞬间让你倾家荡产。

何志诚:“外汇是保证金制度,他是一个杠杆,比如你有100万搁在这,买一手只用1万,你以为你只输1万呢,不对,看反100个点,100万全没了。看反100个点是什么概念呢?你看,汇价走到这你买,突然中国央行宣布这条消息,你总仓位是100万美金,就因为你看反了,100万美金全没了。”

千万不能有贪念

这样的变化是外汇市场的家常便饭。而今年的外汇市场更是风云莫测,被称作看不懂的过山车。比如不久前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市场一致判断美元将会暴跌,谁知却与预期大相径庭,美元不仅没有暴跌,反而大幅反弹,判断失误的后果就是顷刻间蒸发掉了无数个亿万富翁的财产。对于这样的场面,才20多岁的小臧却说他见得多了。小臧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去一家网络公司销售炒汇软件,从此被师傅引进了炒汇的大军。入市已经一年多的他,现在每月有20%的收益就很满足。

小臧:“有些人会觉得他亏了这么多肯定赚得也快,会再次投入。而另外一些人就以后都不相信这个了。就两种心态。”

小臧说,他师傅教他千万不能有贪念,把账户里的钱仅仅当做数字来分析就好了。这样的要求不知道年轻的小臧能不能做到,但是40出头的赵女士肯定是做到了。赵女士是家庭主妇,但你可不要小看这位家庭主妇,她可是一位深藏民间的炒汇高手,几分钟之内赚的钱就够得上普通白领辛勤劳作好几年的。她说,自己炒汇已经有十年,刚开始运气好得很,每次都能挣上几万美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知识 心态

赵女士:“当时是每次都顺,就很放松,然后做着做着就开始下重仓了。满仓操作就只能抗50个点、100个点,但金融数据出来以后,一个重要的数据可以在1分钟以内有一两百个振幅,立刻就让你爆仓了。”

和其他家庭主妇不同,赵女士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浏览各种国际新闻。十年来,电脑已经成了赵女士的必需品,不论去哪里,总要随身携带笔记本和无线网卡,比任何白领都要敬业。长期下来,她周围的朋友圈子也都变成了炒汇的人。她说,有时候,这个圈子里,因为爆仓而血本无归,朋友甚至会变成敌人。

赵女士:“很多人刚刚入这个市场,而且是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不是杠杆比例很大吗?他就想我就那么多钱,做对了我就挣大了,有些是倾家荡产都拿出来赌一把。”

赵女士说,十年来,外汇市场给予她最大的回报:一是知识,二是心态。

赵女士:“你抱着一个学习的心态去做肯定会好得多,因为外汇市场你进入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去学习这个市场,你学习这个市场之中,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做外汇如做人嘛。”

外汇市场就是一个绞肉机 是对你心灵的绞杀

即便像农行何志成那样的专家型炒汇高手,也将汇市比喻成心灵绞肉机,每个新入市的人都要被绞杀无数回才能变得成熟。

何志成:“你如果只是为了挣钱而进入外汇市场领域,我劝你别入,如果不是为了学习、不是为了进步、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来的,千万别进。凡是抱着挣钱的目的而来的,99%都死了。因为外汇市场就是一个绞肉机,是对你心灵的绞杀。”

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进程,未来更多的人会加入到炒汇的大军中。何志成自己编著了一本书《外汇保证金交易入门与技巧》,他在首页上写下了如下一行字——“学习外汇交易的目的是更全面地掌握经济学理论。谨此献给所有即将进入汇市和已经进入汇市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