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亚洲时段,从近两周来澳元和加元的走势来看,虽然上述两大货币同属于商品货币范畴,但是却出现了不同的命运。
澳元在此前创下近28年来的新高后于上周便开始呈现一路下滑之势,兑美元在跌破1.00关口后更是加速下滑,上一个交易日最低一度触及0.98位置一带。加元尽管在上周创近2年半的新高后也呈现回落之势,但幅度有限并随即展开宽幅震荡的一个弱势整理格局,且在上一个交易日再度强势上攻,目前已经再次刷新新高,美元兑加元现已重新跌至0.99位置下方。
同为商品货币,但出现如此不同的走势,主要因以下几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所致:
首先,澳大利亚国内正面临着洪水肆虐的罕见自然灾害,特别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区的洪水在11日再度发威,一天内就造成至少10人遇难,另有78人失踪。澳大利亚昆州自2010年12月以来洪灾一直没有间断,冲毁道路、桥梁、居民房屋等设施,使煤炭生产瘫痪,黄金海岸等旅游区严重受到威胁。对此经济学家们纷纷调升了洪灾对于澳大利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澳央行理事更是称洪灾将至多使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率减少1个百分点,机构则预测洪灾将影响澳大利亚2011年的经济增长。受此影响,市场对于该国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受到进一步的打压,澳元也因此遭受明显的抛压。
其次,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方面,澳大利亚11月包括商品和服务贸易在内的贸易收支盈余经季调从10月的25.6亿澳元收窄至19.3亿澳元,由于该数据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贸易收支盈余21亿澳元,从而使得市场对于该国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遭到打压,澳元也因此遭到进一步的打压。而加拿大方面近日并没有重要经济数据公布,而仅有的小数据对加元影响有限。
最后,虽然同为商品货币,但加元的走势与大宗商品原油的走势关联更为密切,即一般情况下两者成正相关联系,因此原油在隔夜的再度强势攀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加元再创近2年半的新高。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结算价11日收盘走高,升破每桶91美元水平至91.11美元/桶,涨幅达到2.1%,而盘中更是曾一度升至每桶91.33美元。受此影响,美元兑加元再次跌破0.99-1.00这一短线的盘整区间。
原油在隔夜的大幅上涨,因美国阿拉斯加输油管道依然关闭、寒冷天气推高燃油需求等因素影响。全长约1287公里的阿拉斯加输油管道8日在发现泄漏情况后关闭,英国石油、埃克森美孚等石油公司被迫停止在阿拉斯加北部地区的全部石油生产,而该地区原油日产量为63万桶,约占美国原油总产量的9%,是美国西海岸炼油厂的主要供应源。此外,受反常低温影响,燃油需求大幅上涨,燃油价格创下28个月新高,也帮助推动油价上涨。
另外,美国能源情报署当天提高了2011年原油均价预期,从去年12月份预计的每桶89美元提至每桶93美元,而2012年更是将达到每桶99美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原油市场。该机构还表示,若石油输出国组织 (欧佩克)不提高产量,那么油价则可能还将进一步大幅上升。而美国石油学会和能源情报署将分别于11日和12日发布其每周石油库存报告,市场对此较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