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对外汇市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欧洲债务问题及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令美汇指数于2010年的表现有如过山车。异常的低利率政策,加上欧美等地的宽松货币政策,一同推高通货膨胀率及商品价格。新兴市场采取相应的紧缩政策以抵抗通胀压力,加剧外汇市场的波动性。这些因素令各种货币跟随市场风险大幅上落。
量宽政策令美元疲弱
澳元、纽元、加元、日圆及瑞士法郎兑美元于2010年分别上升【表】。受到商品价格上升,以及加息政策所支持,澳元及加元兑美元于2010年多次突破一算水平。其中澳元全年更上升超过14%。至于日圆及瑞士法郎的表现亦相当突出,当市场担忧欧洲债务问题时,作为避险货币的日圆及瑞士法郎普遍受到支持。但当市场风险意欲上升时,避险货币却没有像以往般大幅回落,原因是由于上年市场的风险意欲主要受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推动,因此疲弱的美元走势反而进一步加强日圆及瑞士法郎的表现。
日圆及瑞士法郎兑美元于2010年录得双位数字升幅,分别上升14%及10%。反观欧洲货币则跑输其他主要货币。受到欧洲债务问题影响,欧罗兑美元于2010年下跌了6%,而英镑亦由于庞大的赤字问题而下跌了3%。
今年汇市波幅续大
展望2011年,欧洲债务问题预料仍然会继续困扰外汇市场,虽然最近欧洲二线国家的债券拍卖情况理想,加上中国及日本表态会购买欧债而令欧罗获得短期的支持。但欧债问题仍然未完全解决,市场担心西班牙或者葡萄牙这两个债务比例较高的欧洲国家,可能会紧接希腊及爱尔兰,成为需要寻求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援助的国家。而由于西班牙的经济体系比起爱尔兰及希腊要大得多,因此现时的欧洲稳定基金有机会需要再度注资以应付不时之需。
另一方面,美国的经济开始出现好转。自去年10月份开始,美国非农就业人口连续三个月出现增长,失业率于去年12月更加回落至9.4%。预料美国的经济数据于短期内有机会持续造好,令美元回升,拖累欧罗的表现。
影响汇市的走势,除了欧洲的动向以外,亦要留意美国的货币政策。尤其以今年年中的美国经济数据最具参考性。
回顾美国推出第一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美国经济虽然出现反弹,但缺乏持续性,国民生产总值及物价指数等数据于2010年第三季再度回落,触发美国联储局推出第二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联储局亦多次提到会采取适当的措施令通胀回升至2%的目标水平【图】。
因此,美国第二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于今年6月完结后,如果物价指数未能回升至2%的目标水平,以及失业率没有回落的迹象,美国可能将扩大或者推行更多的刺激经济措施。
市场的焦点,有可能再次由欧洲转移至美国。
除了欧债问题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以外,中国的紧缩政策,以及通胀等因素于2011年仍然会继续增加汇市的风险及左右汇市的走势。因此,预期2011年的外汇市场继续会有较大的波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