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杯拿铁能衡量人民币汇率么

人民币到底是否被低估?人民币还需不需要升值?新的一年,这依旧是中国经济学家和普通百姓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那么,美国人是如何得出人民币还需要升值的结论的呢?其中一个指标就是巨无霸指数或星巴克中杯拿铁指数。

巨无霸指数,即Big Mac Index,是Mark Czwierdzinski在1986年9月的《经济学人》杂志上第一次提出的。其计算方法就是将世界各地的麦当劳巨无霸价格,都换算成美元,用以对比各个国家的购买力水平差异。在假定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前提下,巨无霸指数就能够各国货币的汇率相对于美元是否合理。巨无霸指数能够成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巨无霸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均有销售,并且因为制作程序、用料相同,所以具有一定的横向可比性。

在2004年1月,《经济学人》中又发表了文章说巨无霸指数也可用星巴克中杯拿铁咖啡指数即Tall Latte Index替代,这也标志着美国咖啡的全球扩张。

根据《经济学人》2004年1月公布的数据,如果按照巨无霸指数,人民币严重被低估;然而若按照中杯拿铁咖啡指数,人民币与美元相当,维持当前汇率即可。

那在人民币汇率已由当年的8.26¥/$升值到现在的6.59¥/$时,这两个指数又各是多少呢?其反应的又是什么样的现状呢?

根据笔者在美国东海岸城市波士顿和中国首都北京的调查,巨无霸在波士顿为税后3.73美金,在北京近期由13元涨至14元一个,购买力平价汇率为0.268$/¥(3.75/14=0.268),而实际汇率为0.152$/¥,所以人民币被低估43.3% ((0.152-0.268)/0.268*100=-43.3%)。对于星巴克中杯拿铁,也是由于国内现今的通货膨胀,北京取消所有小杯规格的咖啡,最低价即中杯价格也涨至25元,而美国中杯3.25美金,通过同样的计算方法,可得,人民币被高估16.9%!

那么,-43.3%和+16.9%,如此大的差距到底说明人民币依旧被低估了还是现在应该贬值呢?可能更让人信服的结论依然是人民币被低估,但绝没有到40%之多,而星巴克咖啡在中国售价过高。

中杯拿铁指数不能有效评价人民币汇率的原因,一是星巴克在中国面向的消费人群,主要是以白领为主的高收入年轻人,而不像在美国,更加面向包括学生在内的普通大众,二是中国本国不产咖啡豆,所以相对咖啡价格会高些。但就像巨无霸能反映包括面粉、猪肉、蔬菜、糖、劳动力、房租、甚至广告、包装一系列相关的成本,星巴克的咖啡所反映的也不仅仅是咖啡豆的价钱,是水、牛奶等配料和相关费用的总和,而这也正是中杯拿铁咖啡能成为衡量一国汇率是否合理的另一重要原因。

中国当下的通货膨胀使包括麦当劳、星巴克这样的全球企业也无法承担当地的高额成本而涨价,通过两个指数的分析,人民币虽仍然被低估,但已没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人民币在2011年还要升值多少要看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而不是仅迫于美国压力的被动升值。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