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空日圆的时机可能终于来临了。
上周五七大工业国(G7)的联合干预举措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日圆的涨势,但日圆避风港地位的丧失以及日本震后的重建政策则可能会令日圆掉头向下。
在日本遭遇海啸袭击并引发核危机后不久,日圆涨势似乎显得势不可挡,推动日圆上涨的因素包括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有关大量资金将汇回国内参与重建的传闻。
由于担心日圆的涨势将损害日本经济复苏,G7联手干预了汇市,这也是G7逾十年来的首次联合干预。在G7联合干预下,美元从远低于79日圆的水平回升至80日圆上方,并在之后保持着相对稳定。
但好笑的是,日圆的上涨动力可能原本并没有那么大。
日圆在G7干预后未能恢复涨势,而且现在看来G7的干预规模也没有原来想像的那么大。
日本财务省暗示,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上周五的干预规模仅为0.53万亿日圆左右,远远低于市场预计的至少2万亿日圆的水平。
由于日本本财政年度将于3月结束,日本投资者汇回国内的资金量可能有所增加。但市场在地震之初所担心的大规模资金汇回日本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对于日圆的长期走势而言,日本未来几个月出台的政策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预计地震及海啸损失在15万亿-25万亿日圆,经济学家纷纷调低了对于日本经济增长的预期。
灾后重建或将确保日本经济在明年实现复苏,GDP最多将增长2.3%。然而今年,日本经济不出现萎缩就已经不错了,仅第二季度日本经济就有可能萎缩至多1.5%。
除了地震导致某些工业部门被迫关门外,对于食品遭到放射性污染的担忧也将冲击日本的出口前景。美国已经禁止进口来自福岛核电站周边四个县的产品,其他国家可能也会效仿。
另外,日本可能被迫进口更多液化天然气和成品油以弥补核电减少造成的能源缺口。
所有这些都自然会对曾经非常有利于日圆的经常项目资金流动产生一定影响。
但最终导致日圆走低的可能是通货膨胀的上升。
灾后重建所带来的需求无疑将推高价格,一些经济学家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日本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将达到1.1%,从而令日本经济基本上摆脱持续了数月的通货紧缩压力。
鉴于在经济复苏尚不稳定阶段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自身不太可能开始收紧货币政策,日圆的实际回报率可能进一步下降,对于那些追求高收益率的投资者来说,其吸引力也将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