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交易是个零和游戏吗?

讲零和游戏前,还是讲一个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的故事。话说有两个经济学家在街上看见一堆狗粪,甲对乙说:吃了这堆狗粪吧,我给你10万块钱。乙经济学家禁不住诱惑,吃了那堆狗粪。作为补偿,甲经济学家履行承诺给了乙10万块钱。过了一会儿,乙经济学家也看见了一堆狗粪,就对甲说:你吃了这堆狗粪吧,我也给你10万块钱。甲经济学家犹豫了一会儿,同样禁不住诱惑,吃了那堆狗粪后拿回了之前给出去的10万元。过一会两人回过神来才发现,他们一共吃了两堆狗粪,却什么也没得到,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他们无形中创造了20万元的GDP。

有意思的是,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三种结论:若就两位经济学家的金钱损益看,两者都没赔没赚,显然这场吃狗粪的游戏是不折不扣的零和游戏。但是换个角度讲,从双方的实际感受出发,没赚钱还吃了堆狗粪,那自然就是一个负和游戏了。但是再换个角度,从对统计数据贡献的角度分析,这场吃狗粪游戏的正效应还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回到外汇市场,从不同层面去考量这个问题,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

一般而言,认可外汇交易是个零和游戏的朋友们大致是如下的逻辑,即外汇市场不创造财富,只是一个再分配的市场,赢家赚的钱就是输家输的钱。其实在特定限制条件下,比如有限的参与者,参与者均以投机为唯一操作方式,无论输赢都会平仓出局,外汇市场是个零和游戏的结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很多不参与这个市场的朋友也正是基于汇市赌场论的观点才望而却步的。

但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我们或许能够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从第一条逻辑线索开始推导,我们平时做外汇买卖的交易对象基本是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的最终交易对象一定是发钞行,所以我们买卖外汇的最终交易对象是现在所持有的货币的发钞行,因为发钞行要支付利息。如果把交易者和发钞行简单对立起来那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发钞行的目的绝对不是赚交易者的钱,其行为目标无非是“控制通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之类,所以在一个找不到对手的市场中,无法将其定义为零和市场。

其次,如果我们细分参与这个市场交易者的话,会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人并不是单纯为了投机而来,他们参与这个市场是抱着避险、资金移转、财产交换等目的,就他们自身而言,是否达到参与这个市场的既定目的才是问题的本质。

而如果我们单纯假设所有参与这个市场的个人都有非单一目的的话,那零和一词显然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通过这个市场,参与者都达到了自身追求的目标显然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多赢局面。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各参与者最终的结算原币问题。国内目前大多数个人的外币原币是美元,而在过去几年中美元的弱势也决定了其中的绝大多数在结算意义上是挣钱的。将这一思路拓展到全球领域看的话,可能过去几年美国人民应该感到郁闷,因为他们货币的国际购买力下降了。但是这仍然是片面的看法,其实普通大众更关心的只是物价的变化程度,相反美元对外购买力的下降,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直接影响。

一般意义而言,外汇市场不但是金融市场成交最密集的一个子市场,更是“三公”原则落实最彻底的一个市场。无论参与哪场金融游戏,最清晰的游戏规则才是第一要素。从这点来讲,外汇市场还是值得推荐给各位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