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私人银行资产缩水11%

毕马威咨询公司(KPMG)的一份报告显示,2022年,瑞士私人银行资产管理规模缩水3610亿瑞郎(约合28893亿人民币)。

瑞士私人银行再难重现2021年底时的稳健表现。彼时,新资金流入强劲,投资表现也相当优异。根据毕马威6月2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去年,私人银行资金流入枯竭,业绩为负,资产管理规模(AUM)从2021年底的32’590亿瑞郎(约合26万亿人民币)缩水11%,降至2022年12月的28’980亿瑞郎(约合23万亿人民币)。

过去十年间,瑞士私人银行的数量逐年递减,从2010年的161家到今年年初只剩89家。资产管理规模不足100亿瑞郎(约合800亿人民币)的小银行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在13年的时间里从122家减少到56家。

资产管理规模在100亿到1’000亿瑞郎(约合8’000亿人民币)之间的中型银行萎缩不算明显,调研期内数量从35家下降到25家。另一方面,资产超过1’000亿瑞郎(不包括瑞银集团和瑞士信贷)的大银行,数量实现了翻番,从4家增加到8家。

急需“根本性变革”

毕马威提醒,中小型银行的运营成本仍然很高,急需根本性变革,改善收支比例。

毕马威金融服务部负责人Philipp Rickert认为:“利率上升固然能让银行得以喘息,尤其那些盈利水平较低的银行,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个群体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提高效率和对数字化的投资仍是提高盈利能力的首要任务。”

虽然去年瑞士的并购数量仍然很低,但涉及私人银行和独立资产管理公司的交易数量急剧上升。该行业的领军企业计划继续向国际市场拓展。

73家参与调研的机构中,总部设在日内瓦的瑞士百达集团位居资产管理排行榜首位,其次是苏黎世的宝盛集团(Julius Bär),中游梯队包括冯托贝尔银行 (Vontobel)、嘉盛银行(J. Safra Sarasin Ltd)、伦巴第奥迪尔集团(Lombard Odier)、爱德蒙罗斯柴尔德银行(Edmond de Rothschild)、瑞联银行(UBP)和瑞士盈丰银行(E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