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不以升喜,不以跌忧

人民币升值是人们谈论已久的话题,近期,因西方国家货币争相贬值,全球货币战争一触即发,人民币升值的话题再度热络起来。

人民币上升之旅起点是1994年1月1日。从那时起到去年末,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显示,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和日元名义升值幅度分别为5.1%和17%。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升值分别为18.5%和62.9%。

笔者认为:只要中国能够保持经济高增长,同时推动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进程,那么,人民币升值将是大势所趋。根据 “购买力平价理论”同样可以看出人民币具有继续升值的潜力。由于汇率变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较为深远,人民币虽然有升值压力,但短期升幅将有限。

助力股市相关板块

对于投资人来说,我们更关心的问题往往是:升值能否持续?对理财有何影响?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使得前一阶段热钱开始加速流入中国内地,将推升国内资产价格,其中包括股票价格。对股市的房地产、金融、航空、造纸、贵金属等板块构成利好。

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将构成长期利好。由于升值将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外资通过持有房产享受房价上涨和汇率上升的双重收益。就算价格不涨,人民币汇率上涨也能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目的。

对金融板块来说,也构成利好。人民币汇率上升,会提高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大量资金流入国内银行体系,将对银行业务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升值预期下,注入证券市场的资金增加,有利于市场上涨,这将为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自营投资等业务的增长提供积极的支持。中国的保险业,被誉为世界上仅剩的最大的“保险金矿”,一旦本币升值,将对上市保险公司的资产收益产生正面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造纸和航运板块收益的影响最大、最直接。

对航空业来说:一是升值当期产生账面汇兑损益;二是将使航油成本、经营性租赁等支出降低;三是将促进航空出境游的增长。对造纸业来说,目前国内造纸企业的木浆进口依存度依然较高,同时人民币升值可减少造纸设备的进口成本,从而减少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个股建议关注博汇纸业。

对于大宗商品和石油而言,人民币升值可能使其形成上升的动力。人民币国际采购能力的提高,从价格层面推动了大宗商品与石油的价格上涨。券商看好美元储备地位下降导致的美元贬值、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的长期通胀预期,将重新促进资源价格上涨。前期由于升值预期已推升相关板块和个股持续走强,资本市场上“煤飞色舞”就是很好的佐证。

由于目前银行、地产受到基本面利空因素影响,同时由于市场扩容较快,资金面偏紧,这两大板块很难因人民币升值而持续走强。人民币升值会打压出口,出口板块会承受较大压力,建议投资者适度规避。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国内股票型基金如果投资于利好的企业,就会上涨,反之则下跌,因此关注基金重仓股非常关键。同时,本币升值会增加市场的流动性,总体来说,对股票型基金的影响较正面。

如果本币持续升值,市场将会排除短期内加息的可能。债市将会展开全面反弹,债券型基金净值将略有上涨;货币型基金中的部分资金投资的短期债券会因升值而走强,所以货币型基金也会有所表现。

个人行为正面还是负面?

人民币升值影响人们的金融理财行为,对出国购汇、QDII产品、黄金、房地产等投资产生直接影响。

出国消费不要急于换汇。本币升值会刺激国人出国旅游和留学,但在出国过程中应注意不必过早换汇。只要在出境前准备少量现金用于支付出租车费或便利店的消费等即可。大宗消费最好使用双币卡在境外消费,回国后用人民币还款。对于即将出国留学的人员,手持人民币是目前最好的理财策略,尽量在出境前几日兑换外币,以享受人民币升值的收益。

当然了,人民币升值对QDII理财产品构成直接利空。如果人民币升值了,由于汇兑损失,那或多或少会侵占QDII的投资收益。对于投资海外股市的QDII,如果预测国外股市表现大于汇兑损失,投资者可以继续保留QDII。反之,则赎回为佳。对于投资海外债券市场的QDII,如果预期收益与人民币稳健收益型理财产品相差不大,则应及早换成人民币稳健收益产品。

人民币升值对黄金理财影响偏负面。国际金价以美元作为计价基准,假设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人民币处于升值状态,那么黄金就相对贬值,即由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会下跌。

当然,国际金价不可能一成不变,最终国内金价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国际金价的涨跌幅度有多大;二是人民币升值幅度有多大。黄金虽然最近10年涨势良好,但放在一个更长的投资期内看,黄金的投资价值并不高,建议从“风险减震器”角度考虑,将投资额度控制在金融资产的10%左右。

对房地产投资者是长期利好。尽管从楼市调控情况看,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放松,短期内热钱大量流入房地产的可能性不大。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已成定局,况且中国经济增势强劲,房价难有大跌空间。上月末国家又出调控重拳,禁止三套房贷,提高首付比例。

十一长假期间,上海等市也出重拳调控房市,目前来看:短期房价会调整,但长期房价肯定要涨,只是涨多涨少的问题。楼市虽然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是稳妥的投资渠道,投资者该出手时要出手。

手持外汇可转忧为喜

面对不断缩水的外汇资产,许多人内心充满了困惑,这里提供几个思路帮助大家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一是选择结汇。人民币在升值,美元处于下行通道,持有美元风险较大。对于美元资产,结汇保值是第一选择。一年期美元、港币存款利率分别为 1.0%和0.7%。与同期本币利率差距较大,因此人们愿意将外币储蓄换成人民币储蓄。目前居民一年换汇额度为5万美元,基本可满足正常支付需求,持有外汇也没有太大意义。

二是考虑不同币种结构和期限的配置。此次“人民币”升值只是针对美元而言,并非对所有货币都升值。只要持有的外汇较美元足够强势,便可抵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影响。可通过外汇实盘交易将弱势货币换成强势货币如澳元、日元等,或投资强势货币的外汇理财产品。同时应关注投资期限相对较短的外汇理财产品,增加操作的灵活性。因为人民币升值幅度和外币走向都相当不确定,在这种环境下,产品期限越长,遭遇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是投资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或金融衍生产品。购买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需要特别注意了解产品的特点、认真评估产品的盈利空间;也可选择外汇期货用于外汇套期保值,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外汇风险。

四是投资国内B股市场。B股市场是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多数A、B股公司存在50%左右的价差(其中宝石B、ST中纺B股价不足A股的1/3),随着人民币国际化,B股市场已失去存在必要,目前A、B股同股同权、同股同利只是不同价,我想同股同价可能为期不远,因此投资B股也是理想选择。

总之,人民币升值有利有弊,只有审时度势选择正确的方案才能转忧为喜,借升值机遇,加速财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