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百元可赚万元?千万别信!

“掏出100元钱就可做10000元的生意”、“每天都有机会让你的本金翻倍”,“我们会和您签订一份书面协议,保赚不赔”……听到这样的“诱惑”,很多投资者都忍不住跃跃欲试,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掉入地下炒汇、炒金的陷阱。昨日,记者从深圳市公安局获悉,深圳警方近日成功打掉非法网络炒汇及非法炒卖黄金期货的犯罪窝点10个,涉案金额近18亿人民币。经警方统计,涉案的千余名投资者中,95%以上的都亏本,相当一部分血本无归。

赚钱只是一厢情愿

家住罗湖的伍女士,半年前被一个老乡介绍到某投资公司炒外汇,一名姓周的“高级理财师”称,伍女士只需在香港某银行开户,存入至少1万美金的保证金,公司就可以运作把投资杠杆调成1:100,也就是说拿1元本金就可以买到100元的标的物。伍女士被怂恿着在该银行开户存入1万元美金。仅一个星期,伍女士被告之,她的账户已经赚了近1000美金。伍女士觉得自己找到了发财的捷径。可两个月后,伍女士接到周某的电话,称她的账户需要追加保证金,否则就快爆仓了。伍女士赶忙到处筹钱。可还没等钱筹集到手,伍女士又被告之,由于没及时追加保证金,她的账户已被公司强行平仓,1万元美金被炒得一分不剩了……

像伍女士这样“血本无归”的“投资客”还不在少数。近期,深圳警方针对非法网络炒汇及非法炒卖黄金期货犯罪开展了专项打击。截至目前,已成功打掉非法网络炒汇及非法炒卖黄金期货的犯罪窝点10个,刑拘44人,涉案金额近18亿人民币。“投资者从一开始设立账户就沦为了输家。地下炒汇、炒金近乎于赌博,只要投资者将钱打进账户,那么赚钱只能是一厢情愿。”办案民警透露,经初步调查,涉案的千余名投资者,95%以上的都亏本。

办案民警介绍,“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是境外的投资公司,其资质难以被境内投资人掌握,其交易使用计算机系统和服务器在境外,我国主管部门也无法对其进行监督。而境内中介公司的注册资金不多,其核心人员一般不直接出面,而是通过其他工作人员转存资金。这样,交易人的利益毫无保障。”

招聘瞄准“80后”

据了解,这些非法经营的公司多租用高档写字楼,宣称公司与香港以及境外一些知名的金融机构合作,得到相关金融机构的授权,招揽客户在上述公司开户炒汇、炒金。这些公司身披境外“合法”外衣后,其交易活动“合法化”,对投资者更具诱惑性。

记者从经侦部门获悉,在近日查处的深圳某投资咨询公司非法炒金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就是先将公司“合法”注册,经营范围为企业项目咨询(不含金融业务),在未取得黄金交易经纪资格及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从人才市场招聘大量社会经验较浅的大学毕业生做业务员,以香港某知名金业办事处的名义,采取派发宣传资料、电话邀约、定期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推荐投资炒金业务。从警方现场查获的员工笔记来看,该公司在宣传时,刻意隐瞒交易风险,夸大投资回报率,欺骗投资者,并保证如果投资人发展了客户还可以提成分红,发展人数越多,获利越高。同时,发展客户程序极为简单且毫无法律保障,客户通过电子邮件就能签订客户协议书,将资金转入到公司指定的个人账号后,从网站下载交易软件就能直接操作交易或者委托该公司进行黄金交易。每交易一笔需要人民币1000元,再根据杠杆放大倍数100倍进行黄金买卖。而客户每交易一笔,该公司收取390元的佣金。据犯罪嫌疑人交代,该公司涉案交易客户共440多人,金额合计人民币1700多万元。

记者还特别注意到,这些非法公司将“员工”主要瞄准“80后”的年轻人。一些“80后”的年轻人,特别是刚刚大学毕业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涉世未深、经验不足、容易被一些所谓的投资公司诱骗。这些公司以寻找金融投资专业人才为名向他们抛出“橄榄枝”,对其进行简单的金融知识和电话销售技巧培训后就上岗,并鼓动他们继续蛊惑亲人、朋友参加非法炒汇活动。在警方查处期间,还有多名不知情的大学毕业生上门应聘,被警方及时教育。因此,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应注意招聘单位是否有从事相关工作的资质,切勿盲目求职。

相关链接

地下炒汇、炒金

非法网络炒汇和非法炒卖黄金期货,俗称地下炒汇、地下炒金。是指一些公司未经过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开展网络炒汇、炒金业务,将投资者提交的保证金通过隐蔽渠道汇往国外账户,用于网上境外外汇、黄金买卖交易,并从中收取高额交易佣金,进行非法经营的犯罪活动。通常情况下,投资者只需交存一定数额的存款作为保证金,就能将保证金放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金额买卖外汇或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