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创纪录新高 升值速度或加快

人民币兑美元周四再创新高,对与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本地区其他货币构成提振,并使外界关于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在抑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观点得到强化。

尽管美国股市前夜暴跌,中国政府仍积极引导人民币升值。这表明政府对中国出口行业的竞争力抱有较强的信心。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呼吁将当前危机作为推动人民币自由化和国际化契机的呼声日益高涨。

国内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最低跌至人民币6.3938元,这使得人民币兑美元创下自中国1994年汇改以来的最高盘中水平。

格林威治时间0406,美元小幅反弹至人民币6.3950元,但仍然远低于周三收盘价人民币6.4181元。

中国央行周四将美元/人民币中间价设在纪录新低人民币6.3991元,低于周三创下的中间价前纪录低点人民币6.4167元。

一位中资银行驻上海交易员称,这是本周第三个出人意外的美元/人民币中间价水平,由此可见,中国央行将允许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的意图已相当明确。

分析师们表示,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快速上升但经济本身正进一步放缓之际,中国政府可能希望通过汇率而不是利率来遏制通货膨胀。

7月份中国的CPI创下了6.5%的三年高点,高于6月份的6.4%。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5%,较第一季度的9.7%有所放缓。

人民币的上扬还提振了新元和澳元等亚洲货币,新加坡和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对这两种货币的影响较大。

华侨银行(OCBC Bank)的外汇策略师Emmanuel Ng表示,由于中国连续第二天大幅下调了美元/人民币中间价,目前关注焦点已经转向了中国,并称,这为美元兑亚洲货币的进一步走低奠定了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经济学家张明指出,中国应利用当前国际市场大幅振荡的机会,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并扩大日波动区间。此番言论体现了中国希望使人民币成为主要货币的强烈愿望。

张明在周四发表的论文中表示,中国不应一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就重新让人民币与美元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