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又回来了?

现在谈论汇率战争可能有点言之过早,但局部性汇率战役的确有爆发的可能。眼下,瑞士和日本当局正在与外汇市场角力,试图阻止瑞士法郎和日圆持续走高的势头,这两种货币近期都是受到了避险资金涌入的提振。但历史所昭示给我们的是:单边干预行动注定会失败。

以瑞士法郎为例: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 于2009年和2010年进行的干预行动均未成功,反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瑞士法郎兑欧元也升至接近平价的水平。市场猜测瑞士可能让瑞士法郎钉住欧元,这给了交易员反思的理由,但可能让他们更为看涨瑞士法郎。同样的,近期日本当局的干预行动也未能阻止日圆的升值势头。

各国可能需要就外汇问题参照广场协议(Plaza Accord)或卢浮宫协议(Louvre Accord)达成一个新的多边协议。不过,实现这一目标或许还有些距离。在二十国集团(Group of 20) 11月嘎纳峰会举行之前,有关国家仍在致力于敲定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方案。目前,欧元区和美国都在与各自的危机作战。许多发达国家的政界人士并不愿向选民说明经济再平衡将伴随生活水平的相对下降。

不过情况可能已经有所变化。中国正在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这与其2008年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形成鲜明的对比。此举可能说明中国已经意识到,在美国的风险敞口正是导致中国自身经济问题的部分原因;与此同时,美国评级下调或许加速了外界对于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重新评估过程。这可能会增大签署汇率问题协议的可能性。

还可能出现一种情况:如果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出现无序调整,将带来经济深度衰退甚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风险,而这是世界各国应着力避免发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