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2011,安全第一

2010年结束之际,市场显然传递着这样一个明确的信息: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仍旧不高。

仅仅数周之前,局面还全然不同。

当时,市场对全球复苏前景的乐观态度一路高涨,债券价格不断下跌,债券收益率之差再次推高外汇市场人气。

与大宗商品密切相关的货币大幅上涨,投资者迫不及待地进入高风险市场。

之后,市场开始高度关注中国政府是否将容许国内经济继续高歌猛进。

利率问题成为主导市场的重要因素,高风险市场成为热门的投资目的地。

然而,当前的情况已经截然相反,随着年末的到来,投资者再度回归避险资产。

大量资金从高风险货币欧元转而流入避险货币瑞士法郎的现象凸显了这一趋势。过去一周,欧元兑瑞士法郎连连创出历史新低。

继10月中旬反弹至近1.3800瑞士法郎之后,欧元兑瑞士法郎目前已跌至1.2493瑞士法郎。

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不确定性与危机扩散的持续风险进一步加重了市场的这种悲观情绪,从而不断推高瑞士法郎的人气。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Fed)周二批准将其与其他主要央行的美元互换安排延长至明年8月份。这条消息充分说明了围绕整个金融市场的担忧水平有多高。Fed对全球流动性水平的满意程度不足以让其允许这些安排如期在明年1月份终止。

评级机构也没有提供帮助,他们先后多次警告称明年可能下调欧元区信用评级,这不仅会推高欧元区外围债务国的融资成本,还会加大主权违约风险。

通胀压力上升也是在2010年底引起全球担忧的因素之一。这种压力不仅出现在中国以及其他存在加息空间的新兴市场,还出现在英国等复苏势头过于脆弱难以经受加息冲击的主要发达经济体。

如果明年延续通胀上行趋势,投资者将会越来越担心全球经济不得不将在稍后阶段被降速。

年底将至,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成为一只市场驱动力量,韩国和朝鲜将进入更加危险的军事对峙。韩国将在周四举行该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军演习,预计将进一步加剧两国的紧张关系。

迄今为止,全球大多数股市今年表现都不错,投资者对全球复苏的信心也推动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价格突破91美元/桶,触及两年高点。

但受大宗商品驱动的澳元和加元表现疲弱,这也见证了全球投资者紧张情绪的存在。

眼下,两者都失去了上涨动力,澳元和加元兑美元都未能站稳平价水平。